2023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系·人文学部考研全攻略

2022年 12月 11日 作者 gong2022 0


人文学部成立于2020年7月,是北京电影学院开展“新文科”建设的执行机构与教育机构,也是一个为同学们在校园空间中提供更多人文滋养的学术平台。人文学部的建立旨在探索和建构一个跟国际接轨、具有中国特色、北京电影学院风格,支撑学校专业艺术教育所需要的人文通识体系,包括师资、课程、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等不同方面。学部现有专任教师分别具备具有艺术学、中国语言文学、外国语言文学、历史学、体育学等多元学科背景,师资力量不断成长。在此基础上,人文学部设有三个教研室——艺术理论教研室、英语教研室、体育教研室,面向全校各层次学生开设涉及文学、艺术学、历史学、体育学等多个学科的课程,学部注重发展校内外跨学科交流及教学相长,并倡导以经典研读、内容分享、创作实践为纽带形成师生学习、研究共同体,努力使学生在知识能力、过程方法、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到成长。电影创作既需专精亦需博通。学部将不断完善通识教育体系,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将自身人文素养和知识潜能融入到电影创作中。

2

招生简章研究方向

电影学系和人文学部招收学术型硕士。电影学系的招生方向为中外电影史论,人文学部的招生方向为电影文化传播。

中外电影史论

研究方向特点:该研究方向培养交叉型电影研究人才,兼具“电影艺术本体研究”(Film Art Reseach)和“电影研究”(Film study,含史论与文化研究)两个领域,在聚焦于影像、造型及声音等本体的基础上,拓展至文化、历史与理论研究领域。

电影文化传播

研究方向特点:电影文化传播方向以传播学和文化研究为抓手,以中国电影的对外传播以及外国电影在中国的传播为研究焦点,深入探讨国内外电影的理论流派、国别特色、政策沿革,培养具有人文社会科学、传播学、艺术学和戏剧影视学理论、知识,研究分析能力强,富有学术创新精神,适于从事文化传播、电影政策分析和电影理论批评的高素质、应用型、复合型专业人才。要

求学生熟练运用一门外语,有较强的汉语言文字功底,有良好的沟通能力,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素质。掌握较全面的人文科学知识和外国文化及媒体产业知识,思想活跃,视野开阔,逻辑思维清晰严谨。

3

导师介绍

贺红英 教授 硕士生导师(电影学系)

1987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,1990年北京大学世界文学专业研究生毕业,获文学硕士学位,1997年北京大学世界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,获得文学博士学位。

1990—1994年在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任教,1997年至今在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系任教,历任副教授、教授,现为电影学系系主任。

2005—2006年俄罗斯国立电影学院访学学者。2001-2006年度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“北京市培养新世纪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培养人选”。

北京市怀柔区政协委员。

研究领域及招生方向

外国电影史、俄罗斯、苏联电影史、美洲电影史、欧洲电影史、亚洲电影史

主讲课程

《世界电影史》(本科和全校公选)

《欧洲电影史》(本科)

《逻辑思维与训练》(本科)

学术研究

主要著作:

1、《俄苏电影发展史简编(1896—1953)》[M]. 北京:金城出版社,2021

2、《俄苏电影:路标与轨迹》[M]. 北京:金城出版社,2021

3、《文学语境中的苏联电影》[M]. 北京:中国电影出版社,2007

主要论文:

1、对强权的影像化哲学思辩——俄罗斯导演索库洛夫“权力人物系列电影”简析 [J].北京电影学院学报,2009(6)

2、《夏伯阳》:一种“苏维埃神话模式”的确立 [J].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,2009(2)

3、新模式与新情绪——俄罗斯当代电影进程管窥 [J],电影艺术,2006(6)

主要译著:

1、低下的真情——安德烈·冈察洛夫斯基导演回忆录 [T],中国电影家协会《世界电影动态》杂志2000-2001年连载

2、”解冻”、”改革”,第三条道路——电影发展反思录

[T],收入杨远婴主编《多维视野——当代欧美电影研究》,北京:中国电影出版社,200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