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考公务员,不考教资,不考研,爸妈骂我不孝,但考完我就后悔了
2022年 12月 13日曾经网上流传这样一个段子:年轻人不孝有三:
不考公务员,不考教师资格证,不考研。
所以,为了表现自己的“乖顺”,很多人也都纷纷投身入考试的大潮。
大学同学突然告诉我,她辞职了,打算回去专心备考,考公务员。
当时觉得挺惊讶的。以前我们都是属于那类坚决不回老家的人。她呢,对自己的目标更明确,那就是进银行。所以大三的时候,她就报了相关的二学历。
大学毕业后,她如愿进了银行,从毕业一直干到现在。但突然却觉得银行的工作并不适合自己。
“钱少,事多,不自由,毁青春。”是她对她们银行的评价。
“还是觉得体制内的工作比较好,至少压力小。”她漫不经心地说着。
当初心心念念的职业,当自己身在其中时,也觉得不过如此。那些当年觉得绝对不可能去做到工作,现在倒成了梦寐以求。
所以,人生真的没有确定的事情。每一次决定都会随着年龄、环境、心境而改变。
我说,那你辞职考公压力很大呀?
她表现得比我淡然,只是很酷地说了一句:“最坏不过半年没有工作。这样两头耗着,最后两头空更不划算。”
很多人都对辞职考研、考公报以谨慎的态度。觉得太冒险。
因为一旦辞职,就意味着没有退路。如果再失败了,就等于白白浪费了一年。
一切从零开始,但却没有了应届毕业生这一层身份,也因此会少很多资源,耗掉的也许并不是一年半载,而是接下来好几年的光阴和精力。
很多人都觉得辞职考研、考公就相当于一场赌博,赢了皆大欢喜,输了时间、金钱、自信心都会被消损。
怎么算,都觉得这笔买卖不划算。毕竟背后的压力和代价不是所有人都能承担得起的。
02
我发现我身边辞职考研、考公的人不在少数。
大学一个室友,工作一年,爸妈在工作的地方给她买了一套房,最后她发现这份工作并不适合自己。
于是决定,辞职考研。
幸运的是,她一次性考上了。用一年的复习换了一个好的结果。
虽然很多人不理解她,觉得她工作得好好的,为什么偏要走辞职考研这条路。
读书三年,到头来不照样还是要工作,而且找的工作不一定比现在好。
我还有一个同学,也是工作一年,决定要考研。去年没有考起,今天还在家复习,准备二战。
她这种辞职考研,最重要的是还没有考起,在别人看来是很亏的,是真正的“竹篮打水”。
但她像铁了心一般,坚决要考研。
我问她:为什么?
她说:工作了一年知道了自己的局限和不足,所以才想好好充实自己。哪怕觉得很亏,也都要试一试的。
我身边像这两个同学的人不在少数,她们辞去工作,只为去一个自己想去的地方。
在旁人看来,这样的行为很傻气。但她们觉得值得。
也会迷茫,害怕失败,但最后还是选择置之死地而后生,不留退路的生活可能爆发力会更强。
03
辞职考公务员,考研的这种行为到底亏不亏呢?
我觉得这没有一个更确切的答案。
有人考上了,觉得一点也不亏。因为当初自己的魄力,才能让自己的人生有了另一种可能。
有人没有考上,觉得很亏。失去一份工作,还浪费了大把时间,成了别人眼中的“失败者”,被人甩在了起跑线之外。
当然,也有一些人没有考上,他们仍然觉得不亏。因为至少自己敢于一试,尝试过便不后悔。
亏不亏,别人是不知道的。我只知道,做出选择,自负盈亏,是成年人应该有的共识。
每一个选择背后都会有一个结果,这个结果或好或坏,无论是哪一个都需要你自己去承担,为其埋单。
可能在旁人眼中觉得很亏的事情,你却甘之如饴,可能旁人觉得它是一笔划算的买卖,你却丝毫提不起兴趣。
做出怎么样的选择,不是人生中重要的一环,人生中重要的是,选择过后,你做出怎样的行动。
为什么这么说呢?因为,无论做出什么选择,你都会在某个午后思忖:如果当初我走另外一条路会不会更好一点?
每一个选择你都有可能会后悔,而我们要做的是,尽量让你的行动对得起自己的选择。
这样,再回头看,你可能就会坦然地说一句:“如果我当初那样做,也许会更好,但现在的每一刻我都觉得值得。”
辞职考公,考研不能用亏不亏来衡量,这仅仅是你众多选择中的一个,亏与不亏都是藏在你未来的路数里,现在你能做的仅仅是为自己的选择负责,尽量让结果尽如人意。
至于亏或不亏,现在不能计算,别人更是无法评判。
一件事情,只要你自己觉得值得一做,那它就是不亏的。
最后送给你一句寄语:
做出选择,果敢前行;前途飘渺,但向前总会有路。
#心晴计划##我要上头条##情感#